【Vivi Talks News】 那年我深入核災區!311十周年福島「浴核重生」搖身變成綠電醫療重鎮全球借鏡

Vivienne Ke Versatile柯記說
7 min readMar 11, 2021

(圖/文 Vivienne Ke)

3年多前2017年底,我被當時任職的公司派出差前往日本,當時深入採訪了奧運科技還有共享經濟,但其實主要目的還是消除311日本核災的風評被害。福島核災的新聞,導致農漁產品輸出受到重重阻礙,災區實際恢復狀況如何?農林產品業者有何因應輻射汙染的處理方式?福島又是怎麼從農業區,搖身一變成為綠電重鎮呢? 十周年過去了,痛苦會過去,但核災的教訓永遠不會被遺忘。

「就算核災區解禁了,年輕人也再也不會回來了。」

2017年底,我和攝影還有日本交流協會的人員一行三人,搭乘計程車前往採訪遠距醫療醫院的路上。當車子緩緩駛入福島縣雙葉郡的大熊町時,彷彿進入了一個死亡的平行世界。福島核一廠位在雙葉郡的大熊町和雙葉町交界處,因此這兩個町也是311地震、海嘯、核災重災區。在核災發生前,大熊町人口1.8萬人,現在戶籍還在當地的人口剩下1.2萬人。如今街景依舊凍結在2011年的3月11日,路旁大型加油站的天花板被海嘯沖毀腐蝕,便利商店窗戶破損貨物散落一地,杳無人煙的大熊町充滿著絕望的死寂。路旁有許多立牌警告著人們禁止進入此歸還困難區,這意味著不能回家;而聳立的電線桿上即時標註的輻射指數約為0.76微西弗/小時,則是告訴你最好不要下車。

這邊稍微科普一下,微西弗是用來衡量輻射對生物組織所造成影響的程度單位,而人體一年可承受的輻射約為1000微西弗。這麼說好了,照一次胸部X光的光線,大概人體就會接受到10.00微西弗/次,當環境背景達0.2–20微西弗/時,就得加強偵測。還記得當年司機阿伯黯然地說,自己開車是做公益,主要是載老年人去就醫,他說:「就算大熊町解禁了,年輕人也再也不會回來了。」

接著,車子行經一整片整齊堆放著黑色塑膠袋的空地,原來這裡是貯存輻射污染土方和10萬貝克以上廢棄物的中間貯存設施場區。這些污染土被蒐集的過程,就是透過以水沖刷建築表面,再將汙染的表層土挖起,並蒐集堆放到停放區。當地政府規劃,輻射污染土方會放在中間貯存密封設施30年,然後移到最終處置場。這些廢棄汙土估計最多有2200萬立方公尺,之所以要密封30年,是為了等待汙染土中的放射性銫元素衰退,這一等,就是數十年的光陰,災民們回家之路,遙遙無期。看似消極、眼不見為淨的處理方式,卻已是最好的辦法了。

那些被海嘯夷平的家園 已建起希望綠田

路途中,我們經過一大片荒蕪無邊無際的田地,司機大哥說,這裡原本都是一棟棟民宅和商街,如今離海岸線約五公里的房屋全部海嘯被夷為平地,一部分的地區改建起了太陽能發電板。「以核養綠」,福島縣空出了數百平方公里的無人區,當年的煉獄,也終得以轉型成為災民的充電加油站,幫助福島一步步邁向零核電家園。經歷過核災的福島,立下了2040年100%以再生能源供電的願景,綠電的項目從太陽能、離岸風力發電,到溫泉地熱發電都有。截至2019年,綠電比例已經提高到40%,預計2030年可以達到60%。

(圖說) 經過了一整片綠田後,我們也參訪了由台灣紅十字會所捐助的南相馬長屋。這裡是年長災民的「共享宅」,以日本江戶時代的長屋概念,大家一起享用一口井,一起走過災後生活。

甲狀腺癌暴增? 風評被害比核輻射更傷人

我們也參訪了當地的福島縣立醫科大學,這裡也已成了核災應變中心,可以第一時間緊急醫治遭核汙染的病患。我們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來解除風評被害。所謂的風評被害,意指「源於完全沒有根據的傳言,使得成為傳言焦點的人物或團體受到了經濟、名譽等損失。」,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暴增數十倍」的傳言。 2015 年由岡山大學公布的報告顯示,福島縣災區近三十萬青少年中,有 110 位確診甲狀腺癌,比例為萬分之 3.7 ,數字是過去經驗的 30 倍,對此,醫師向我們解釋,數字之所以如此驚人,是因為調查方式的基準根本不同。

過去的研究多半是基於是有症狀才來看診,且部分甲狀腺癌的發展比較慢,有些人到了成年後才會有症狀出現;而核災後的檢驗,地毯式的普查篩檢之下,不曾發現的案例突然激增,罹癌數字提升是必然的結果。福島縣立醫科大學也明確表示,這就是「過度篩檢」所得到的結果。但被害風評已造成,全世界的人「聞福島色變」,食品產地看到福島就直接丟一旁,殊不知,這項食品說不定只是「裝箱場地」在福島,而非「食材產地」。

為了撕下「核食」標籤,從福島最受歡迎的越光米和桃子,到每戶農民在自己家門口種的蔬菜,通通都要檢驗。除了農民邊種植邊自我檢驗設下第一道把關之外,政府在市內設置多個檢驗點,透過農協通路或農民個體直售的稻米和蔬果,必須先通過檢驗並明確標示,我們採訪的農夫開拍拍胸脯說道:「自己種自己檢測的蔬菜我絕對敢吃」。

「浴核重生」的福島 成國際防災復興教材

本文只是本人三年前深入福島的所見所聞,親眼見證福島人如何重振家園,詳細的風評被害,還需要更多專家的檢測,來幫助福島擺脫核災陰霾。真相太複雜,想挖掘、理解的人很少,而風評被害的毒和帶來的傷害,比核輻射可怕的多!複合式311災難後十周年,福島已「浴核重生」,成為日本綠電還有醫療重鎮,更以最慘痛的經歷,寫下最寶貴的國際防災復興的教材。

During my time a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ist, I gained a deep appreciation of data’s impact on human life. I helped Japan government to clarify misinformation of the result of the 2011 nuclear power plant disaster to recover the local economy by news reports supported by data.

I covered the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 disaster and saw how people were terrified to return to their homes due to fear of radiation. In 2017, data indicated that radiation was lower than even what an x-ray would expose humans to. However, news media misrepresented the information and even claimed that thyroid cancer patient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s a result of the disaster. When, in fact, doctors had provided data to prove that the increase in patient numbers was a result of more inspection, not greater levels of radiation.

--

--

Vivienne Ke Versatile柯記說

國際記者International Journalist /科技業行銷Tech Marketer/旅遊上癮者 travelholic /攝影者 Photophile/ 電影分享 Film Reviews/語言學習Language learning FB:https://www.facebook.com/Vivienne